心脏特异D173L转基因小鼠扩张型心肌病模型
原创版权
模型信息
中文名称:心脏特异D173L转基因小鼠扩张型心肌病模型
英文名称:NA
类型:扩张性心肌病动物模型
分级:NA
用途:用于扩张性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研究。
研制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保存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研究背景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原发性心肌疾病。本病的特征为左或右心室或双侧心室扩大,并伴有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DCM属于一种常见心肌疾病类型,患者病情通常包括特发性、家族性、遗传性、病毒性及免疫性等[1]。病情会呈进行性加重趋势,通常伴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栓塞及猝死等。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均是由不同原因和病理过程共同造成的病症,通常患者的心功能损伤程度用异常负荷或者缺血损伤的情况解释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早期认为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多数存在肠道病毒、腺病毒、肝炎病毒等感染因素,且伴感染后容易造成免疫损伤及免疫紊乱。T淋巴细胞免疫对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尤为重要。研究中指出[2],CD4+T淋巴细胞为心肌炎的一种启动因子,可促扩张型心肌病发病。研究表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外周血中CD8+T淋巴细胞减少,CD4+T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淋巴细胞比例失调显著,同时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目明显减少,使体内免疫系统不能有效下调对自身心肌抗原的免疫反应。研究中指出,扩张型心肌病可能是机体促炎/抗炎反应免疫失调造成,继而造成患者体内免疫调节功能降低,且影响心脏功能。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常伴发左心室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栓塞等情况。心电图常出现房室传导阻滞、肢体导联低电压、部分胸部导联高电压以及多种复杂性且复合的心律失常。魏琦萍等[3]等的研究中指出,心电图对电压传导较为灵敏,但不能准确地显示心壁增厚引起的心脏扩张量变化情况。姚钱晶等[4]的研究中指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可因心室腔扩大出现二、三瓣返流,且瓣膜运动幅度显著降低,基本无瓣膜钙化的情况,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呈显著降低状态。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脏磁共振成像(MRI)下见左右心室呈球形扩张状,室壁呈变薄状,心肌壁纤维化,心肌运动见弥漫性减弱状。研究结果[5]显示,MRI能够更加准确地检测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容积等参数,且可重复性高,对患者心脏功能与心室壁厚度的检测更为准确。
制备方法
D5F173L转基因多巴胺小鼠模型。
背景品系为C57BL/6小鼠,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啮齿目、鼠科、家鼠属、家鼠种的动物,1921年立特(Little)用艾比·拉特洛坡(Abby Lathrop)的小鼠株,雌鼠57号与雄鼠52号交配而得C57BL,1937年从C57BL分离出C57BL/6亚系培育而成。
由美国乔治敦大学Pedro A. Jose博士惠赠的pcDNA-h-D5F173L表达载体人D5F173L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JM109,摇菌扩增后测序,测序结果经Blast分析,显示得到的pcDNA-D5-F173L与Genebank中序列对比得到目的突变位点正确。用显微注射法将连接MHC启动子的转基因载体注射到C57BL小鼠的受精卵中,用C57BL小鼠作假孕受体,制备转基因小鼠。转基因小鼠用碱裂解法提取基因组DNA。PCR法鉴定转基因首建鼠及其子代基因型。
评价验证
1.多巴胺D5受体D5F173L转基因小鼠心脏超声结果
心脏超声,主动脉瓣血流多普勒频谱图像:显示小鼠左心室结构,获得左心室运动曲线,主动脉瓣血流频谱图像。
1.1 左心室内体积分析显示:D5F173L转基因小鼠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左室内体积均明显低于hD5WT转基因小鼠及非转基因小鼠 (* P<0.01 vs D5WT,阴性对照,n=6,t test),提示多巴胺D5突变基因173L(D5F173L)转基因小鼠血压升高后可引起心脏继发性左心室室腔增大。
1.2 舒张末期左室内径,左室前后壁及左室收缩功能相关性分析显示:
a)左室内径变化:四到六月龄D5F173L转基因小鼠舒张末期左室内径均明显低于hD5WT转基因小鼠及非转基因小鼠 (* P<0.01 vs. hD5WT,阴性对照,n=6,t test);
b)左室前壁变化:D5F173L转基因小鼠舒张末期左室前壁与hD5WT转基因小鼠及非转基因小鼠相比四月龄无显著性变化,五月龄及六月龄明显高于hD5WT转基因小鼠及非转基因小鼠 (* P<0.05 vs. hD5WT,阴性对照,n=6,t test);
c)左室后壁变化:四到六月龄D5F173L转基因小鼠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均明显高于hD5WT转基因小鼠及非转基因小鼠 (* P<0.01 vs. hD5WT,阴性对照,n=6,t test);
d)舒张末期左室内体积:D5F173L转基因小鼠随月龄的增加均呈显著性减小的趋势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6,t test)。
1.3 收缩末期左室内径,左室前后壁及左室收缩功能相关性分析显示:
a)内径变化:四到六月龄D5F173L转基因小鼠收缩末期左室内径均明显低于hD5WT转基因小鼠及非转基因小鼠 (* P<0.01 vs. hD5WT,阴性对照,n=6,t test);
b)前壁变化:D5F173L转基因小鼠收缩末期左室前壁与hD5WT转基因小鼠及非转基因小鼠相比四月龄无显著性变化 (* P>0.05 vs. hD5WT,阴性对照,n=6,t test);五月龄及六月龄D5F173L转基因小鼠收缩末期左室前壁均明显高于hD5WT转基因小鼠及非转基因小鼠 (* P<0.01 vs. hD5WT,阴性对照,n=6,t test);
c)后壁变化:四到六月龄D5F173L转基因小鼠收缩末期左室后壁均明显高于hD5WT转基因小鼠及非转基因小鼠 (* P<0.01 vs. hD5WT,阴性对照,n=6,t test);
d)收缩末期左心室内体积: D5F173L转基因小鼠随月龄的增加显著减小(P<0.05,n=6,t test)。
1.4 左心室缩短分数: D5F173L转基因小鼠左心室缩短分数四至六月龄均明显高于hD5WT转基因小鼠及非转基因小鼠,且随月龄增加差异显著性增加(* P<0.01 vs. D5WT,阴性对照,n=6,t test)。
1.5 左心室重量:D5F173L转基因小鼠左室重量四至六月龄均明显高于hD5WT转基因小鼠及非转基因小鼠,且随月龄增加差异显著性增加(* P<0.05 vs. D5WT,阴性对照,n=6,t test),
2.心脏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及马松染色结果:
多巴胺D5突变基因F173L(D5F173L)转基因小鼠心腔和心室较正常人D5基因(hD5WT)(对照)转基因小鼠显著增大,心肌细胞间隙增大,心肌纤维化加重。
生物安全性
讨论与结论
动物症状观察:
表现为体重减轻、弓背竖毛,在回输后的一个月后死亡。
了解中析
实验室仪器
合作客户
- 尾部悬吊模拟失重诱导大鼠抑郁模型咨询量:91
- 抑郁症c57小鼠慢性社会挫败应激模型咨询量:779
- 自闭症家犬Shank3敲除模型咨询量:286
- 睡眠干扰/剥夺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咨询量:113
- 人冠状病毒肺炎寒湿疫毒袭肺证小鼠病证结合模型咨询量:89
- SARS-CoV-2感染Ad5-hACE2转导的非转基因小鼠模型咨询量:108
- SARS-CoV-2感染恒河猴模型咨询量:106
- 人类冠状病毒229E(HCoV-229E)感染小鼠肺炎模型咨询量:2023
- SARS-CoV-2感染转基因小鼠模型咨询量:222
- STAT1基因敲除免疫缺陷小鼠模型咨询量:123
- 颞叶癫痫小鼠海人酸模型咨询量:128
- 颞叶癫痫食蟹猴海人酸模型咨询量:105
- Hpd基因敲除高酪氨酸血症III型巴马小型猪咨询量:423
- 生长激素受体(GHR)基因敲除微型西藏小型猪咨询量:136
- 自发性微型巴马小型猪咨询量:505
-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大鼠模型咨询量:79
- HIV-1 JR-CSF腹腔途径感染TKO-BLT小鼠模型咨询量:85
- DSS诱导小鼠肠炎模型咨询量:854
- A/Beijing/3/2009 (H1N1) 滴鼻感染BALB/c小鼠模型咨询量:69
- 急性吸入毒性试验咨询量:1334
- SARS-CoV-2感染ACE2-TG/IOZ小鼠模型咨询量:152
- 颈脊髓挫伤大鼠模型咨询量:110
- 流感病毒感染C反应蛋白基因转基因小鼠模型咨询量:74
- 病毒性肝损伤小鼠感染模型咨询量:70
- 光学性能测试咨询量:1970
- MERS-CoV MERS-CoV/EMC-2012滴鼻感染line52 hCD26 Tg-小鼠模型咨询量:58
- Mtb Mtb H37Ra 尾静脉途径感染BALB/c小鼠模型咨询量:106
- PUMC01(SARS-CoV)滴鼻途径感染SCID小鼠模型咨询量:61
- 近红外荧光牛型结核分枝杆菌(BCG)腹腔感染小鼠模型咨询量:93
- SARS-CoV-2 BetaCoV/Belgium/GHB-03021/2020 滴鼻感染Il28r-/-小鼠模型咨询量:117